僧伽吒经原文网

僧伽吒经全文讲解第三卷

发布时间:2019-02-26 16:14:18作者:僧伽吒经原文网
【佛告药上菩提萨埵。善男子。譬如有人种于树木。彼种树已即日生芽。彼树一日上下各生长一由旬。複有一人。亦复种树不得其所。风动不生移置异处。二人共诤互相诽谤。彼人如是共相诤论。国王闻之即敕臣言。某处二人互相诽谤速往唤来。傍臣受教遣使往捉。时彼使人微服而去。至彼人所作如是言。王唤汝等。时彼二人惊怖忧愁。王今何故命我二人。是时二人既至王所默然而立。时王问言。汝等何故共相诽谤而起斗诤。时彼二人白大王言。大王听我所说。我借得少许空闲之处。种植树林。即日生芽及叶。华果熟者中半。此人种植不生芽叶及以华果。须臾数移彼种不生。来见谤毁而起斗诤。大王如是之事。大王应知我无罪过。尔时大王。集诸大臣满三十亿。告诸臣言。汝等各说诸臣。白言。我等不知说何等语。王问诸臣汝等颇见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熟者中半。尔时诸臣从座而起。白大王言。大王。我等不能决定信受如此之言。何以故。大王。此事稀有。尔时大王问彼人言。如汝所说。是事实不。尔时彼人白大王言。此实不谬。王複答言。如汝所说。如此之事。即日种树即生芽叶及以华果。此事难信。尔时彼人白大王言。愿王自植知其虚实。时王集三十亿臣禁守彼人。然后大王自种其树。不生芽叶。不生华果。尔时大王。心大恚怒敕诸臣言。汝等速取利斧。彼所种树仰令斫伐。尔时诸臣受王教令斫断彼树。一树断已生十二树。斫十二树断生二十四树。茎叶华果皆是七宝。尔时二十四树。变生二十四亿鸡鸟。皆是金嘴七宝羽翼。尔时大王複生嗔怒。自执利斧往伐彼树。王斫树时。从树出生甘泉美水。时王惭愧敕诸臣言。放彼二人。诸臣白言。大王受教诸臣去已。放彼二人将至王所。王问其人。汝种此树。斫汝一树生十二树。斫十二树生二十四树。我所种树不生芽叶。不生华果。此事云何。其人答王。如我此福德大王则无如是福德。尔时三十亿大臣。一胡一 跪白其人言。汝可治国而居王位。】


佛对药上菩萨说,你等应知,比如有一人栽种树木,所种之树已于即日生芽,其树于一日间上枝下根生长高深各一由旬。又有一人也种树但不得要领,见有风吹动,不见生长便移置他处。二人相遇,共说栽种树木要领时,发生诤论而互相诽谤。二人诤论之事被国王听到,便传下命令,速往植树处,将互相诽谤的二人捉来。大臣领受国王差遣,为御使前往传令带人。此时其御使微服而去,来至二人处说,国王传唤你等二人前去问话。此时二人惊怖忧愁,国王今日因何故传令于我二人呢!二人当即来至国王处,默然不语而站立一旁。国王问,你等二人因何缘故共相诽谤而起斗诤呀?一人回答说,大王请听,我租借一小块空闲之地种植树林,即日生芽长叶,又开华结果,果中已有一半熟者。我见此人也在种植树林,所植不生芽叶,不开华结果,一会工夫数次移种而不能活,因见解不同而起谤毁斗诤。事情经过如此,大王应知我无罪过。这时,国王召集诸大臣满三十亿众,通告诸大臣说,你等各个说一说对此事怎么看。诸大臣回答说,我等不知如何回答。国王问诸大臣说,你等常见即日种树即时生芽长叶及开华结果,果中已有一半熟者吗?诸大臣从座而起说,大王,我等不能决定信受如此之言,缘故是此事稀有。这时,国王问其人说,如你所说是事实吗?其人回答说,此事真实不谬。国王又问其人说,如你所说的如此之事难以让人相信。其人回答说,愿大王亲自种植树林,便知其虚实。国王与诸大臣禁守其人,然后国王自种其树。所种树不见即日生芽长叶开华结果。此时国王心大恚怒,命令诸臣说,你等速取利斧,将此人所种树林依令砍伐。诸大臣按受国王命令砍断其树,一棵树断后生十二棵树,砍十二棵树断生二十四棵树,茎叶华果皆是七宝。同时二十四棵树变生二十四亿只鸡鸟,皆是金嘴七宝羽翼。这时,国王更生嗔怒,亲自手执利斧砍伐其树。国王砍树时,从树流出甘泉美水。国王惭愧的命令诸臣说,释放二人。诸大臣受命执行后,随国王回宫。所放二人来至国王住所,国王问其一人说,你所种树,为什么砍一棵树生十二棵树,砍十二棵树生二十四棵树呢?我所种树为什么不生芽长叶、不生华果呢?其人回答国王说,此事如我福德正等,大王则无如是福德。这时,三十亿大臣跪拜其人说,你可治国而居王位吗?

速取利斧,砍伐树林;比喻国王颁布法令,利用行政暴力手段,禁止佛学信众活动,逐散僧侣还俗,拆毁塔寺佛像,废除菩提根芽。在佛学运动发展史上,如此事例中外有之;但是,与佛无损,与法无失。虽是众生因缘所致,也给当世国王与民众召来无尽灾祸,又为逆缘众生种下了未来世苦受恶因;暴毙者有之,横祸者有之,遭殃者有之,历史记载中不乏其例,众口传流中不绝于耳。善恶有报,丝毫不爽,只是来早与来迟。

御使微服而去;比喻执行者,在执行国王颁布法令时,心里畏惧善恶因果报应殃及自身,而采取的变通措施,在既不违背国王法令,又避免造成一人 身财产损害的状况下,减缓行政暴力手段产生的不良 后果,为自我良心留下了一条天路。这样的人与事,在史记与众口传流中更为广泛。在这里须要特别说明的是,佛学不是教唆国王法令执行者私自变通,或一陽一奉一陰一违;而是仔细权衡事物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,具体事物,具体分析,具体对待,获得最佳效果。与此相反的人与事,或借题发挥弄权,或于中谋取私利,或挟私诬陷报复等,其下场如何,可想而知。

证得不同道果的修行人,以清净心念佛,言行境界与其所具福德正等;如其即日生芽长叶,又开华结果,果中已有一半熟者。而其凡夫之人以妄染杂心念佛,言行境界则无如是福德;如其不得种树要领,见有风吹动,不见生长便移置另处者;相遇善知识而不识,教其修行要领时,心生抵触而诤论,不能接受呵责而生诽谤。当证得不同道果的修行人弘法利生时,因知见不同遭到凡夫之人抵毁诽谤,旁观者如云,以己知见谬误评判,生嗔怒心打压不同知见;如其国王大臣,居高临下妄行己断,不问自我福德。当旁观者见其弘法奇妙时,当生惭愧心,当下行改正。对其净行人,遭受争议、抵毁、诽谤的过程,就是弘法利生时得其助缘。对其异见者、旁观者,是其弘法的参与者,在争议、抵毁、诽谤的过程中,逐渐受化惭愧,改其逆助缘为正助道;若不知惭愧,其罪业极重,当自堕入恶道时,何人都无缘相救度。


首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尾页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僧伽吒经全文

  • 僧伽吒经注释

  • 僧伽吒经念诵

版权所有:僧伽吒经原文网